• HOME
  • BIOGRAPHY 簡介
    • 中文簡介
  • PERFORMANCES 演出
    • 演出經歷
  • LISTEN 聆聽
  • CONTACT 聯絡
  • PHOTOS 相片
  • Blog 網誌
  • HOME
  • BIOGRAPHY 簡介
    • 中文簡介
  • PERFORMANCES 演出
    • 演出經歷
  • LISTEN 聆聽
  • CONTACT 聯絡
  • PHOTOS 相片
  • Blog 網誌
薩克斯風演奏家-張柏方
PO-FANG CHANG
SAXOPHONIST

[竹片系列]-LESSON 7 竹片修整(下)

3/27/2016

0 Comments

 
養竹片(Breaking in)是一個在竹片正式開始使用前的步驟,我們之前提過由於竹片是植物,狀況還是會在開封之後隨著時間改變,養竹片就是讓我們的竹片能夠趨於穩定、進而利於我們修整的一個步驟。

養竹片大概需要一至兩週不等的時間,筆者建議大約安排十天左右的時間來養,並視情況增減天數。下面就介紹養竹片每天的過程。

第一天:
首先將竹片泡水約30秒至1分鐘,請記得不要讓竹片在水中泡太久,如果竹片顏色已經明顯變色或是前端呈現半透明,就表示已經吸收過多的水份了。接下來試吹竹片大約30秒的時間,試吹的時候筆者只會試中音域的長音(建議是樂器上G大調的第一個八度),並且試試看左右的平衡(方法請見Lesson 6 竹片保養 上)。試吹結束之後不做任何調整,只將竹片用清水洗去殘留的唾液、並在玻璃片上整平尖端,稍微風乾之後就收到竹片盒中保存。

第二天:
竹片拿出來之後大家可以摸摸看背部,應該會覺得有一些粗粗的小顆粒,那些主要是蘆竹纖維以及可能有一些灰塵,筆者會在竹片還是乾燥的狀況下,用竹片刀輕輕的刮去背部的這些粉塵,要小心的是接近前端時不要破壞到尖端、以及刮出粉塵的量不要太多,如果已經像是在刨木屑的話就是太多了,應該只會有一點點的粉塵殘留在刀子上。接下來和第一天一樣,泡水以及測試,第二天的測試時間就可以延長到一分鐘左右,另外筆者也會開始測試竹片左右在各個音域的反應是不是接近,方法是分別用竹片的左右吹一次C大調的兩個八度下行音階,應該很容易會感覺出來有一邊會比另外一邊難吹一點,然後用砂紙條稍微(要強調真的是稍微)在比較難吹的那邊的正面整個推一遍,切記絕對不要修太多,因為竹片的狀態在接下來的幾天還會持續改變。接著跟第一天一樣把竹片清洗、平整、風乾之後收藏。

第三天:
原則上步驟和第二天一樣,只是測試完修整的時候,如果還是有一邊比較難吹,筆者這時候就會針對單邊的音域做調整(部位以及方法請見Lesson 6 竹片修整 上),一樣提醒大家修整的時候不要想要一次修到位,因為竹片的狀態還不穩定。接著把竹片清洗、平整、風乾之後收藏。

第四天起:
之後就是每天重複相同的步驟了,測試的時間可以一天比一天增加三十秒至一分鐘,但是修整的份量還是不要一次太多,一點一點慢慢把竹片修到理想的狀態。另外如果覺得竹片正面接觸嘴唇的部份粗糙,可以用一般的影印紙張或是1200號的砂紙把正面打磨光滑。

請大家務必要記得修整的量不要一次太多,如果一不小心削去了竹片上過多的部份,我們是沒有辦法再把它捕回來的,所以只要記得每天的調整只需要把竹片修到「比前一天更好」就好,不需要、也不可能一次修到理想的狀態。

養竹片的過程大約持續十天至十四天左右就完成了,判斷的標準就是當我們明顯感覺竹片的狀態趨於穩定,不會每天拿起來吹都不太一樣的時候,養竹片的過程就算是完成了,接下來就將竹片妥善保存(尤其是注意濕度的控制)並且輪替使用,這樣一來一盒十片裝的竹片壽命肯定能夠輕易達到三、四個月甚至更久。當然在養竹片結束後,如果發現竹片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用上面介紹的方法稍微調整,因為很重要所以筆者要再說一次,調整也只要稍稍的調整就好,因為吹奏不順暢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們每天的身體狀況都不同所造成的,千萬不要一不小心就把竹片修整過頭了。

今天的養竹片教學就到這邊,歡迎大家在嘗試之後跟筆者分享大家的經驗,因為養竹片的步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個人的差異,筆者也很樂意和大家討論以及分享更多心得。
0 Comments

[竹片系列]-Lesson 6 竹片修整(上)

3/20/2016

0 Comments

 
修整是最快速也最直接能夠改變竹片狀況的方法,當然由於修整手法的不同,我們有可能將竹片修的聲音更好、更容易吹奏,同時也有可能影響吹奏甚至是損壞竹片,因此在修整的過程中千萬要小心謹慎。

要能夠順利的修整竹片,首先工具的部份絕對不能馬虎,一般簧片樂器的演奏家在修整竹片的時候會使用專用的竹片刀。傳統的竹片刀多半是刀身大約九公分左右的單刃刀,外型類似剃刀但是刀刃沒有剃刀那麼鋒利,有些廠牌會製作摺疊的方便收納;如果要尋找替代的刀具要注意的是刀刃的部分必須要是水平的,否則會無法將竹片背面修平整,另外刀身的部分不能夠太薄,例如美工刀容易彎曲或斷裂就不適合用來修整竹片。目前市面上有一種新式的竹片刀ReedGeek,是一條長約七公分的立方體鋼條,上面每一個邊都可以用來修整竹片,而它的鋒利度沒有到刀具那麼高,所以也比較沒有割傷手的風險,加上結構以及材料的關係,也比較少會有刀刃鈍掉的問題,筆者從大約兩年前換用這個工具以來一直都很滿意它的特性,因此在這裡推薦給大家這個順手便利的修整工具。如果手邊真的沒有適用的刀具也沒有關係,另外一個替代方案是用400-600號的乾濕兩用砂紙、以及一個平整的平面(筆者推薦玻璃片),也可以取代刀具來做修整。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修整竹片的手法,總歸來說修整的方法就是「把竹片上不想要的地方刮除」,另外一個一定要記得的重點就是修整竹片要慢慢逐漸的進行。下面就依照各部位介紹修整的方法。

背部:
背部最重要的就是平整,如果竹片能夠平整的與吹嘴密合,就能夠平均的震動產生漂亮的聲音,前面的文章裡有介紹過真空吸引的方式能夠檢測竹片與吹嘴的密合程度(請見Lesson 5竹片收納),而要達到平整的狀態,只需要用工具將背部輕輕的刮、磨平整就可以了。使用刀具的朋友可以將刀身與竹片垂直交叉、以45度角的角度刮去竹片背部不平整的部份,使用砂紙的朋友則可以把竹片在置於平面的砂紙上磨平。一般來說竹片背部的不平整應該是肉眼無法察覺的(如果到已經可以肉眼察覺就表示太嚴重了),因此大家可以在修整了一兩刀之後觀察一下刀具上的木屑,有出現木屑的部份就表示是比較高豈不平整的部份。到這邊要再次提醒的事情是刮除的量不能太多,如果已經刨出許多大片的木屑、或者是竹片背後的商標印都已經要消失了就是太多了,我們並不希望背面的修整會大幅改變竹片整體的厚度。

正面:
正面的修整能夠直接改善特定音域的音色以及反應速度,修整的方式一樣是將竹片上不需要的部份刮除。如圖片所示,紅色的部位是筆者建議絕對不要去碰觸的,因為如果造成任何尖端的損傷,竹片就報銷了;刮除一些藍色的部份能夠改善高音域震動不平均的問題(覺得比較耗力氣、或者是雜音較多),紫色的部份則是改善低音域;而竹片的芯部由於是主要支撐竹片震動的部分,原則上不建議做任何的修整。正面的修整要點是要取得竹片左右的平衡,檢測的方式是將吹嘴向一邊旋轉45度,頭擺正用吹嘴左右有一邊高一邊低的狀態吹奏,由於較低的那側竹片會與吹嘴完全貼和無法震動,因此就能測試出竹片的另一邊在每個音域的震動情況如何,接著再依照上面所講解的方法針對震動不健全的部位做調整。

以上就是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修整手法以及工具,如果大家覺得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詢問,不過筆者更建議往後有機會來參加竹片修整的講座,現場示範教學會比文字清楚很多。另外也提供個別或團體指導,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與我聯絡。

​
Picture
0 Comments

[竹片系列]-lesson 5 竹片收納

3/13/2016

1 Comment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竹片的收納,適當的收納方式是延長竹片使用壽命的關鍵之一,不良的收納方式則易造成竹片的變形而影響吹奏、甚至是破損到無法吹奏,因此大家千萬不能小看收納的重要性。
收納竹片的第一項重點是濕度的控制。濕度改變對於竹片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如果我們讓竹片暴露在濕度劇烈變化的環境底下,竹片就很容易產生變形,例如尖端的地方兩邊彎曲、或者是更嚴重的呈現波浪狀。會導致這樣的變形是因為竹片在從吹奏完濕潤的狀態開始乾燥時,每一個區域乾燥的速率是不一樣的,中間厚的部份比兩側更慢乾燥,因此導致變形;但是如果我們控制環境的濕度,讓竹片使用過後的濕度變化比較緩和的話就能夠有效的改善這樣的情況。另外讓竹片收納在一個濕度穩定的環境裡,也是有效維持狀態的保存方法,尤其台灣屬濕度高又易變化的環境,沒有控制濕度的話對於竹片是非常大的負擔。
第二項重點是保持竹片的平整。不平整的竹片背面在使用時容易震動不平均或產生漏氣,會很明顯的影響音色以及低音域的反應。這邊提供一個自行測試的方法:吹嘴裝上竹片跟脖子之後,用手掌蓋住脖子底端的開口,之後用嘴巴包住吹嘴的前半部把內部的空氣吸出,將吹嘴和脖子內創造出一個真空的狀態,這時候嘴巴離開吹嘴看看竹片多久才會從吹嘴上彈開,時間越長表示吹嘴與竹片的密合度越高,換言之代表竹片的背面越平整。竹片的平整除了可以靠修整來改善以外,在收藏的時候提供一個平整的平面也是不可或缺的,不然調整的再好最終還是會產生變形的。
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其他易造成竹片損傷的原因也多與收納方式有關,例如竹片使用完放到竹片夾裡就直接留在樂器盒內,這樣竹片就會不斷的受到濕度改變的影響;另外一個絕對禁止的收藏方式就是直接將竹片留在吹嘴上收納,這樣不單是受到濕度影響,還要加上沒有平整的收藏、以及容易碰撞到竹片的尖端,請大家務必要好好保護自己的竹片,不要為了省時間就把竹片留在吹嘴上收藏。
要如何妥善的收納竹片,好的工具是不可或缺的條件。筆者推薦使用的收納工具分別是 D'Addario 竹片盒以及保鮮盒(或保鮮袋);至於濕度控制的工具則是D’Addario(Rico)的濕度控制包。D牌的竹片盒的優點在於它可以收納各類型的竹片(從豎笛到各式薩克斯風皆可)、可放置濕度控制包、良好的密合度、以及內部的透氣溝槽。其中濕度控制包以及透氣溝槽可以讓竹片更緩和的乾燥,良好的密合度能夠使盒子內的環境控制在穩定的濕度,以利於竹片的收藏。如果覺得不想要有額外開銷,筆者也推薦大家可以使用一般的保鮮盒或是保鮮袋,因為它們的密封程度也可以提供一個穩定的濕度環境,只要在裡面放置一包濕度控制包即可,不過缺點就是用保鮮盒竹片的整理比較困難、以及用保鮮袋裝著還是會怕有碰撞。濕度控制工具方面,雖然台灣大多數的情況下對於竹片是太濕的,但是筆者個人還是不建議單純使用乾燥劑,因為有可能會把濕度降到過於乾燥的程度;Rico 的濕度控制包有58%以及73%的兩種選擇,這個控制包的濕度控制是雙向的,也就是說環境太乾的時候它會釋放水份加濕、而太濕時則會吸收水份,加上體積小、可使用時間也不短,因此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筆者認為最適合的保溼工具。要注意的是如果這個保溼包內部已經剩下乾硬的結晶顆粒就代表需要更換了,以筆者自己的經驗一包至少都能夠使用半年以上。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各位更了解收納的重要性以及妥善的保存竹片的方法,有任何的問題歡迎留言或是寫訊息詢問!

Picture
1 Comment

[竹片系列]-Lesson 4 竹片保養

3/6/2016

0 Comments

 
保養的工作在使用竹片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竹片(尤其是可遇不可求的好竹片)能夠使用的更久、狀態維持的更好,如果忽略了保養竹片的步驟我們是很難達到這樣的要求的。因此在這裡要提供幾點保養的觀念給大家,相信能夠有效地延長竹片的壽命。

首先是使用前以及使用後的清潔。或許有人會問使用前需要什麼清潔?相信大家就算沒有做過也看過很多的單簧樂器樂手會在演奏前把竹片用唾液先濕潤,大部分的時候這樣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一些注意事項:我們都知道人的唾液裡面含有的酵素在進食的過程中扮演分解食物的角色,因此如果我們讓唾液殘留在竹片上,那唾液就會漸漸的像分解食物一樣影響竹片的狀態,所以在之後文章會提到的養竹片(breaking in)的過程裡,筆者建議是用清水而不是唾液濕潤竹片,另外在竹片每次使用過後也建議用清水將殘留的唾液清洗乾淨;如果情況允許的話在吹奏前的濕潤也是以清水為主。

再來是竹片的使用頻率。在上一篇的挑選竹片中有提到輪替使用的觀念,在這裡要再一次強調,輪替使用可以說是延長竹片壽命最重要的環節,狀況再怎麼好的竹片也經不起連續不間斷的使用,就像再怎麼厲害的棒球投手也是無法連續不斷的出賽一樣。筆者建議至少同時保持五片竹片輪替使用,這樣即便每天都有吹奏一個小時樂器,一片竹片的使用頻率也是五天一次,就能達到延長壽命的效果。當然如果是每天吹奏時間更常的朋友,筆者則是建議增加輪替的數量,以及每片竹片一次使用的時間盡量維持在半小時至一小時。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非常非常小心的對待竹片的尖端。竹片的尖端是十分脆弱的,只要一點碰撞就會造成折損、缺口、裂縫,而只要尖端有任何的損壞,這片竹片可以說就是報銷了。或許有朋友會覺得有一些小損壞還是可以演奏,但是這樣的竹片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樣,我們永遠無法預期在演奏時會發生什麼問題,相信應該沒有人會願意冒這樣的風險上台。即便是之後的修整文章也只能夠教大家改善竹片的狀態,是沒有辦法讓竹片起死回生的,因此謹慎的保護每一片竹片就是很重要的課題。
​

下一次的文章將會為大家介紹與保養息息相關的收納資訊,這些步驟確實做好的話其實竹片的壽命就已經可以有效地延長了,在加上之後的修整以及養竹片,相信大家都能夠把吹奏時竹片可能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0 Comments

    Archives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Categories

    All
    Reed Working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