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BIOGRAPHY 簡介
    • 中文簡介
  • PERFORMANCES 演出
    • 演出經歷
  • LISTEN 聆聽
  • CONTACT 聯絡
  • PHOTOS 相片
  • Blog 網誌
  • HOME
  • BIOGRAPHY 簡介
    • 中文簡介
  • PERFORMANCES 演出
    • 演出經歷
  • LISTEN 聆聽
  • CONTACT 聯絡
  • PHOTOS 相片
  • Blog 網誌
薩克斯風演奏家-張柏方
PO-FANG CHANG
SAXOPHONIST

[竹片系列]-lesson 2 竹片小知識(下)

2/22/2016

0 Comments

 
Picture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竹片的各個部位,由於找不到正式的翻譯,部位名稱的中文翻譯是與蕭立群老師共同討論出來的,希望有助於大家在往後的文章以及講座時的理解。
  • 前端(Tip):竹片的最尖端。這是一個很容易讓人會錯意的部位,這裡所定義的前端是只有最前端、類似刀刃的部份,並沒有包含任何正面的平面部分。
  • 側邊(Rail):竹片的兩邊。同樣側邊也沒有包含正面的部分,是兩側由前至後漸漸增加厚度的平面。
  • 背部(Facing):竹片背部接觸吹嘴的平面。這個部分的平整與否對於竹片的震動有十分大的影響。
  • ​斜切部(Vamp):竹片前端到切線的部份。這個部分是竹片震動的主要部分,也是修整竹片時影響最大的部份。
  • 切線(File Mark):竹片正面開始裁切的記號線。依照裁切的方法可以分成兩種:美式切法以及法式切法。
  • 原皮部(Bark):竹片正面沒有削除蘆竹原皮的部份。
  • 芯部(Heart):竹片斜切部上正中心的部分,是影響竹片音色的重要部位。
  • 肩部(Shoulder):斜切部和原皮部之間的部份。
  • 尾端(Heel):竹片最底端的平面。
  • 中線(Spine):通過竹片正中心的假想線,用來檢視竹片左右的平衡。


兩種裁切法
​

美式切法 Unfiled Cut / American Cut:
在切線的部份沒有明顯的橫向切痕,直接從原皮部削切出斜切部。一般來說美式切法的竹片音色比較偏暗、同時具有比較大的阻力以及較多的共鳴,適合配合音色較亮、阻力較小的吹嘴使用。目前市面上較普遍的美式切法竹片有 D’Addario Select Jazz Unfiled、Vandoren JAVA (綠盒)、Vandoren ZZ、Vandoren V16 等等。

法式切法 Filed Cut / French Cut:
切線的部份有一道明顯的橫向切痕,同時斜切部的左右底端有將原皮打磨去的痕跡。法式切法的竹片一般來說音色比較亮、反應比美式切法更為快速(尤其在低音域的部份),適合配合音色比較暗、中等阻力的吹嘴使用。目前市面上較普遍的法式切法竹片有 D’Addario Reserve、D’Addario Select Jazz Filed、RICO Hemke Reed、Vandoren Traditional (藍盒)、Vandoren V12(銀盒)、Vandoren JAVA (紅盒)等等。

對於兩種切法之間的差異並不是絕對的,還要看使用的配備以及每個演奏者之間的差異來決定,因此筆者鼓勵大家還是要以自己吹奏的感覺、演奏音樂的類型、以及習慣為主來挑選適合自己的竹片,下一篇文章將會討論如何挑選適當的竹片,敬請拭目以待。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rchives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Categories

    All
    Reed Working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